Menu
作者: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
在燕赵热土上,一条纵贯革命烽烟、历史文脉与英雄史诗的红色教育长廊熠熠生辉。自见证新中国曙光的西柏坡圣地,穿越镌刻清末风云的直隶总督署,延伸至承载雁翎壮歌的白洋淀水乡,这趟旅程不仅是穿梭于历史长河的时空之旅,更是涤荡灵魂的精神长征。以"赶考精神"为航标,凭百年衙署为明鉴,借苇荡烽火铸风骨,三大文化地标交织辉映,将红色基因的赓续、历史智慧的传承与民族气节的激扬,共同绘制成跨越时空的红色教育长卷。
作为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的革命圣地,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 “两个务必” 的重要思想,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奠定了思想基础。如今,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以 “弘扬西柏坡精神” 为使命,通过专题教学、现场体验、红色寻访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学员感悟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的精神内涵。无论是在中共中央旧址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简朴作风,还是在廉政教育馆汲取拒腐防变的历史智慧,或是在五大书记雕塑前重温入党誓词,每一次学习都是对初心的叩问,对使命的强化。来自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这里接受党性锤炼,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新时代 “赶考” 路上的强大动力。
保定红色教育基地
保定直隶总督署为清代直隶地区的政治中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治理经验。直隶总督署的建筑格局与规章制度,折射出古代行政体系对廉洁、高效的追求,对当代廉政建设与政府治理仍具有启示意义。漫步其中,斑驳的砖墙仿佛在诉说历代官员的勤政故事,而衙署内的廉政文化遗存,则提醒着后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为官者的责任与担当始终是治国理政的核心。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使直隶总督署成为红色教育路线中独特的一环,让学员在回望历史中思索如何以史为鉴,走好新时代的治理之路。
白洋淀红色教育基地
白洋淀被誉为 “华北明珠”,更是一片浸透英雄热血的红色土地。抗日战争时期,淀区人民利用芦苇荡的天然屏障,组建 “雁翎队” 开展游击战,以弱胜强,谱写了一曲保家卫国的壮丽凯歌。如今,白洋淀红色教育基地通过雁翎队纪念馆、嘎子村等景点,生动还原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在雁翎队纪念馆内,珍贵的文物、照片与场景复原,展现了抗日军民的智慧与牺牲;在嘎子村,情景剧《小兵张嘎》的演出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少年英雄的爱国情怀。此外,白洋淀还将红色教育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实践中,诠释了革命精神与时代发展的融合。每年,无数党员干部、高校师生来到这里,在芦苇荡的摇曳中感悟 “英勇无畏、团结抗战” 的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继续传承。
西柏坡、保定直隶总督署、白洋淀的红色教育路线,是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之路。它以西柏坡精神筑牢信仰之基,以直隶总督署的历史智慧滋养初心,以白洋淀的抗战精神激励担当。这条路线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新时代使命的召唤。当我们沿着这条路线前行,触摸红色土地的温度,聆听英雄故事的回响,方能更加坚定地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 “赶考” 路上续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