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课程咨询:031180761656、13663110508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园地

西柏坡干部学院:红色熔炉淬炼新时代担当

来源:chuxin 时间:2025-03-27 16:17:10 浏览次数:

在滹沱河畔的群山环抱中,一片青灰色建筑群与苍松翠柏相映生辉——这里便是以“赶考精神”为魂的西柏坡。作为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当代回响,学院依托西柏坡革命旧址群而建,将山水形胜化作课堂,让历史回声激荡现实思考,成为新时代干部锤炼党性的精神高地。

西柏坡干部学院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一、历史深处:石碾旁的回声与启示

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的土坯房前轻抚石碾,对即将“进京赶考”的干部们说道:“这碾子能磨面,也能磨炼人心。”彼时,党中央在此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周恩来用算盘核算军费开支的噼啪声,与朱德菜园里的锄地声交织成革命年代的奋斗交响。

淮海战役期间,一份绝密作战计划因暴雨导致电台故障,三名通讯员冒死泅渡滹沱河传递情报。当浑身湿透的战士将密封在油布包中的文件送达时,指挥部的马灯已连续亮了三天三夜。如今,西柏坡干部学院将这段历史改编为情景教学课程,学员们在滹沱河岸实地推演,通过模拟情报传递、物资调配等环节,切身感受“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精神。这种沉浸式教学,让“两个务必”从书本箴言化作血脉中的行动自觉。

二、山水课堂:一草一木皆教材

西柏坡的四季风物,皆是党性教育的生动载体。春日梨花如雪,掩映着中央军委作战室的青砖灰瓦,让人想起当年彭德怀元帅“不摘百姓一枝花”的严明纪律;盛夏柏坡湖波光粼粼,倒映着九月会议旧址的木质窗棂,恰似“湖面如镜照初心”的隐喻;秋日柿林似火,蜿蜒至防空洞遗址的山道上,仍可辨认出“节约每一粒粮”的斑驳标语;冬雪覆盖的农家院落里,毛泽东曾借用的纺车静静陈列,纱锭上仿佛还留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温度。

三、薪火传承:历史智慧照见现实担当

西柏坡干部学院的教学体系,始终围绕“从历史中汲取治理智慧”展开。学院独创的“双线融合”课程,一方面深入解析七届二中全会文献中的群众工作方法论,另一方面结合当代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引导干部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寻找破题思路。在“土改整风”专题研讨中,学员们通过研读《中国土地法大纲》原始档案,对比当今乡村振兴政策,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如何跨越时空一脉相承。

结语:松柏长青处,赶考无止时

暮色中的西柏坡干部学院,晚风掠过防空洞上方的松林,发出沙沙声响,恍若历史长河的低语。这座用红色基因浇筑的殿堂,既守护着“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初心,也孕育着“敢于善于斗争”的新解。当学员们带着滹沱河畔的泥土气息返回工作岗位,当“石碾精神”在更多基层实践中抽枝散叶,西柏坡的满山苍翠便化作新时代的蓬勃生机——这既是对“进京赶考”的庄严回答,更是对百年初心的一脉相承。


Copyright © 备案号: 冀ICP备19022893号-2 公安部备案号:130108020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