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课程咨询:031180761656、13663110508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园地

雄安新区红色教育:寻迹初心 凝聚奋进力量

来源:西柏坡培训基地 时间:2025-04-09 14:02:54 浏览次数:

作者: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

1.jpg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以“雄安新区红色教育”为主题的党性教育培训,沿着西柏坡、白洋淀到雄安新区的红色教育路线,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接受思想淬炼。这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脉络,更从雄安新区的发展蓝图中汲取了奋进新时代的实践智慧。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西柏坡:传承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

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两个务必”的铿锵誓言犹在耳畔回响。在中共中央旧址的土坯房前,凝视着老一辈革命家使用过的煤油灯、粗布被,我深切感受到“赶考”精神的时代重量。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描绘新中国蓝图时,面对的物资匮乏与使命艰巨,恰与当代青年党员投身雄安新区建设的时代责任形成历史呼应。

在专题授课中,专家讲述的“半条棉被”“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等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艰苦奋斗不仅是革命年代的生存法则,更是新时代党员必须保持的政治本色。面对雄安新区“一张白纸绘蓝图”的建设征程,我们更要发扬“西柏坡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等攻坚任务中勇挑重担。

二、白洋淀:感悟革命先辈的英勇担当

泛舟于碧波荡漾的白洋淀,芦苇荡中仿佛回荡着雁翎队员的抗战号角。通过雁翎队纪念馆现场学习,那些用打雁火枪改装的“大抬杆”、浸透硝烟的战地日记,生动再现了水上游击战的智慧与胆识。特别是了解到队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史实,更让我感受到青年在民族危亡时的热血担当。

在情景教学环节,老民兵后代讲述的“荷叶信”“水上飞”等传奇故事,展现了党群同心、军民融合的制胜密码。这启示我们,在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标杆城市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当前参与回迁安置、社区治理等工作中,更要传承这种鱼水情深的群众工作方法。

2.jpg

三、雄安新区:汲取创新发展的时代力量

站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观景平台,眼前塔吊林立的建设场景与数字孪生城市的虚拟影像交相辉映。这座未来之城的规划展示,生动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容东片区地下管廊的“智慧神经”、启动区“15分钟生活圈”的人本设计、白洋淀治理“千年大计”的生态实践,处处体现着新发展理念的创新突破。

在与中国铁建建设者的座谈中,“BIM技术攻克地下空间难题”“装配式建筑提升工程品质”等案例,展现了新时代建设者传承红色基因、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风貌。这激励我们青年党员要主动拥抱“数字雄安”建设机遇,在区块链政务、智能城市建设等领域争当创新先锋。

四、砥砺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雄安新区红色教育之旅,实现了历史精神与时代使命的深度融合。三点深刻启示尤为突出:一是要永葆“赶考”清醒,在雄安建设中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二是要厚植为民情怀,在基层服务中践行雁翎队精神;三是要强化创新意识,在深化改革中彰显党员先锋本色。

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在思想维度,持续深化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拥护改革的政治自觉;在实践层面,立足本职岗位锤炼“七种能力”,在智慧政务、民生服务等领域贡献青春力量;在作风养成上,自觉对标雄安建设者的拼搏劲头,在“5+2”“白加黑”的攻坚任务中擦亮党员底色。

结语

雄安新区红色教育不仅是一次党性修养的淬火之旅,更是面向未来的出征动员。站在“千年大计”的历史坐标上,我们青年党员既要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要成为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答卷人。让我们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将西柏坡精神、雁翎队精神转化为建设未来之城的实际行动,在雄安新区这片热土上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奋斗华章!

 

附:西柏坡干部学院7天培训方案:西柏坡—冉庄地道战—雄安新区(白洋淀)—正定


Copyright © 备案号: 冀ICP备19022893号-2 公安部备案号:130108020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