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课程咨询:031180761656、13663110508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园地

雄安干部培训中西柏坡精神的现代表达

来源:西柏坡培训基地 时间:2025-03-29 15:26:44 浏览次数:

作者: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

4.jpg

雄安干部培训

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其生态治理需要持续的精神动力与制度保障。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内涵——“两个务必”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正通过雄安干部培训转化为雄安新区生态治理的实践动能。结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雄安干部培训需从历史传承、思想教育、实践创新三个维度,为雄安生态治理提供持续动力。

一、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涵与生态治理的契合性

西柏坡精神强调“艰苦奋斗”“自我革新”与“人民至上”,这与雄安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高度契合。例如,西柏坡时期通过土地改革激发了群众力量,而雄安生态治理同样需要依靠群众参与和干部担当。在西柏坡干部培训中,需强化“两个务必”的警示意义,警惕生态治理中的形式主义与短期行为,倡导以“功成不必在我”的韧劲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干部培训的路径设计:从历史到现实的转化

1、理论教育与案例结合:通过《西柏坡精神解读》等专题课程,解析西柏坡时期决策的科学性与纪律性,引导干部将“锲而不舍”精神融入生态治理规划。例如,长沙某医院党委通过西柏坡现场教学,将“赶考”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

2、实地体验与情景教学:组织干部到西柏坡纪念馆、雄安规划馆现场学习,感受革命时期艰苦创业与新时代生态治理的对比与传承。如某生态环境厅干部通过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的学习,深化对生态保护与红色精神融合的认知。

3、纪律约束与创新激励:西柏坡精神中的纪律性为干部培训提供范本,要求干部在生态治理中严守环保法规,同时鼓励创新技术应用与管理模式突破。

5.jpg

雄安干部培训现场教学

三、雄安生态治理的实践导向:以“锲而不舍”破难题

雄安新区面临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长期性挑战,需通过干部培训强化以下能力:

1、系统思维:借鉴西柏坡时期战略决断经验,统筹生态治理与城市发展,避免碎片化施策。

2、群众路线:如西柏坡精神“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实践所示,生态治理需尊重民意,调动社区参与垃圾分类、湿地保护等行动。

3、科技赋能:结合雄安“智慧之城”定位,培训干部运用大数据、AI等技术提升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效率,延续西柏坡时期“善抓机遇、敢于决断”的创新精神。

结语

西柏坡精神培训在新时代的干部培训中,既是思想灯塔,也是行动指南。通过深化“锲而不舍”的奋斗教育,党员干部将更坚定地以“赶考”姿态应对生态治理的长期挑战,将红色基因转化为绿色动能,为“未来之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附:西柏坡干部培训5天教学方案:西柏坡—狼牙山—雄安新区(白洋淀)


Copyright © 备案号: 冀ICP备19022893号-2 公安部备案号:130108020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