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作者: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
在西柏坡这片浸染着革命热血的土地上,每一寸都诉说着往昔峥嵘岁月。错落有致的土坯房在绿树的环绕下,散发着质朴的气息,仿佛静静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清澈的溪流蜿蜒穿过,润泽着这片土地,也象征着革命精神的源远流长。而在这其中,毛主席巧施空城计的故事,更是为西柏坡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
那是 1948 年 10 月 25 日 10 时许,西柏坡党中央所在地,北平地下党发来急电,蒋介石、傅作义妄图偷袭石家庄。彼时,从北平到石家庄仅 600 多里,进犯之敌借助机械化运输工具和空中优势,少则 2 日,多则 3 日便可抵达。而我野战军主力尚在数百里之外的平绥线上,即便日夜兼程,赶回也需四五天。西柏坡紧邻石家庄,党中央的安危岌岌可危,情况万分紧急。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军委其他领导紧急磋商,在军事上作了严密部署。与此同时,毛泽东作出了一个大胆而惊人的决策 —— 巧施空城计,亲自为新华社撰写 3 则电讯。
当天,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写的第一则电讯《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这短短一二百字的电讯,如同一把利剑,直刺敌人要害,将敌人的偷袭阴谋公之于众,并号召解放区民兵动员起来歼灭敢于冒险的匪军。敌人自以为极为隐秘的行动瞬间暴露,兵马未动,已被吓得胆战心惊。
为进一步动摇敌军军心,瓦解其斗志,10 月 27 日,新华社又播发了毛泽东写的第二则电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此时,敌人的先头部队刚到保定南下,就遭遇我地方部队的有力阻击,被打得焦头烂额,两天才行进了几十里路,到了唐河北岸便难以继续前行。
然而,蒋介石、傅作义仍不死心,继续调兵遣将,妄图实现偷袭石家庄的美梦。毛泽东见状,为新华社写下了第三则电讯《评蒋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文中犀利指出:“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 208 师在那里。通州也空了,平绥东段也只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了。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 这一番话,直击国民党军队的致命弱点。最终,偷袭石家庄的计划化为泡影,敌人只得狼狈退兵。
西柏坡干部培训现场教学
如今,西柏坡作为重要的红色培训基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在西柏坡干部教育与红色教育培训中,毛主席巧施空城计的故事成为了经典案例。学员们来到这里,站在曾经的革命旧址前,聆听着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在艰难困境中展现出的卓越智慧与坚定信念。
在西柏坡的培训课堂上,老师们生动地讲述着这段历史,从战略决策的制定,到电讯内容的巧妙构思,让学员们领悟到革命胜利背后的艰辛与智慧。学员们实地参观革命遗迹,触摸历史的痕迹,仿佛能看到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简陋的房间里,沉着冷静地分析战局,挥笔写下退敌电讯的场景。
西柏坡的红色教育,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指引。它激励着广大干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学习毛主席的智慧与果敢,保持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精神。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