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香山,因作为中共中央最早进入北平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工作的地方而充满神秘。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入北平,古都那么多地方,独独选中香山作为中共中央驻地,不禁使人对选定香山的这段历史充满好奇。
1948年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接续推进,解放战争的胜利渐成定局。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为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共中央将在全会后把办公地点由西柏坡迁往北平。
但是进驻北平后,中央机关落脚何处呢?
北平市区鸟瞰图
对于中央机关在北平的驻地,当时有几处备选:颐和园、香山、八大处等,主要集中在北平的西郊。
经过细致的调查,他们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香山,香山位于北平西郊,距西直门约20余公里,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风景名胜区,于1948年12月14日解放。1920年10月,著名士绅熊希龄以济贫扶孤为主旨,在此创办了“香山慈幼院”。香山有著名的双清别墅,“双清”因有两股清泉从山石中潺潺流下而得名,清乾隆皇帝题“双清”二字于石壁之上。熊希龄开办慈幼院时,在“双清”建了一座别墅,故称“双清别墅”,这座庭院极为别致,院内不仅有苍松翠竹,还有一池泉水,池边有六角亭,亭北是一排坐北朝南的平房,迁平后毛泽东就在这里工作和居住过半年时间。
北平市长叶剑英给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的信
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央迁平工作更迫在眉睫。为进一步确定中央驻地,中共中央再次派李克农一行13人赴北平全面调查。
李克农看到双清别墅后,觉得这里非常适合做毛泽东迁平后的工作和居住地点,待所有问题都落实后,2月8日李克农给杨尚昆发去信件,即《来平后各项情况的报告》,信中写到:“昨日(7日)与平警备司令程子华去香山一带看住址,已决定住该地。”“林总(林彪)已允许调给吴烈师为警卫部队,最近即可调至香山一带驻守,另调工兵二连帮助修理工作。”
至此,香山从诸多备选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共中央迁平的驻地。为保障迁驻工作的开展,北平市军管会在协助香山慈幼院向城内疏散、安排粮食救济、寻觅新校址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四野的一个工兵连,用20天抢修了一条公路,可以直上香山,到双清别墅,成为中共进北平前修的第一条公路。此外,四野还派吴烈所部一师进驻香山一带,并在香山制高点“鬼见愁”建了一个高射炮阵地,香山的电话也在进驻前已经接通。
中央警卫团战士守卫中共中央香山驻地
中共中央驻地确定在香山,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确保安全,保证中共中央机关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的安全。北平和平解放后,反动势力的残余未能一下子扫除干净。作为此前国民党北方的第一大城市,东北、华北等地的特务大都潜伏于北平,因此,北平的敌情相当复杂。香山距城里较远,和西山相连,宜于警卫,便于防空。当时解放军正在准备渡江南下,而英、美帝国主义又企图插手干涉,青岛尚未解放,国民党飞机随时有来轰炸的可能。为防止形势的突变和敌机轰炸,驻地选在香山无疑为上策。
其次是有利于逐渐过渡。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农村环境,对城市生活不习惯,缺乏管理城市的经验。但由于形势的迅速发展,党必须很快转入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这样,无论从思想到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一个过渡,有一个熟悉情况、学习经验的过程。
三是房屋困难。北平解放不久,城内傅作义的军事机关尚未撤完,房屋极感困难,且环境复杂,城内暂不适合作为中央的驻地。而香山慈幼院房屋又比较充足,作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就最为适当了。
香山慈幼院
1949年2月初,中共中央开始准备迁移工作,并在西柏坡成立转移委员会。叶剑英、聂荣臻、程子华、刘亚楼、李克农5人于北平组成迎接中央迁平组织委员会。
按照周密的部署,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同这里的人民告别,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3月25日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抵达清华园火车站,下午参加完西苑机场的阅兵仪式后,顺利进驻香山。25日晚,新华社向全国、全世界广播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和毛泽东等已胜利到达北平的消息。
1949年3月25日,《北平解放报》号外关于中共中央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迁至北平的报道
中共中央迁驻北平后,党的工作重心也由乡村转向了城市,选择香山,可以说是中共中央由乡村到城市的一个标志。1949年6月中旬,毛泽东开始在香山和中南海两地办公,9月21日,毛泽东由香山双清别墅移居中南海菊香书屋,中共中央机关大部也于11月迁到了中南海。香山作为中共中央迁驻北平的第一站,顺利完成了自身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