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1949年1月12日清晨,一队解放军来到五里桥村张家大院。他们对室内外陈设重新进行了布置,还从通州城“东兴居”饭庄请来了厨师。顿时,小村子热闹起来。人们议论纷纷,猜想着这里可能要来大人物!直到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人们才知道,当时来这里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领导人与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的代表,双方在此进行和平解放北平谈判。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就是在这里达成的。
在五里桥谈判之前,北平和平解放谈判已先后进行两次。第一次谈判是在1948年12月中旬,傅作义委派他的亲信、平明日报社社长崔载之为代表,在中共地下党员、《平明日报》主任李炳泉陪同下,来到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与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刘亚楼进行会谈。由于双方条件差距较大,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是一次试探性接触。1949年1月8日至9日,华北“剿总”民事处处长周北峰,在燕京大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华北地区负责人张东荪陪同下,来到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驻地附近,与平津前线司令部首长进行第二次谈判。这次谈判取得很大进展,双方草签了《谈判纪要》,为五里桥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奠定了基础。《谈判纪要》确定 1月14日为傅方最后答复期限。
1月14日午后,作为傅作义的全权代表,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携民事处处长周北峰等一行4人,出城来到通县五里桥村张家大院。平津前线司令部领导人罗荣桓、聂荣臻等到门口迎接。见面伊始,聂荣臻司令员就单刀直入地说:“这次谈判就不包括天津了,只谈北平问题。上次谈判我们说得清楚,14日是答复的最后期限,我们已经下达了攻打天津的命令,天津即将解放。”邓宝珊立即让周北峰将这一情况发电报给傅作义。电报发出时间不长,就收到傅作义的复电:“我弟与邓先生相商,酌情办理。”
与此同时,1月14日,人民解放军向天津发起总攻。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国民党军13万人,活捉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天津被攻克后,北平成了一座孤城,20多万守敌完全处在解放军严密包围中,傅作义已经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筹码了。
1月15日上午,谈判正式开始。双方代表首先就毛泽东主席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进行了座谈。邓宝珊说:“毛先生昨天提出的八项条件,真是好得很。它不仅戳穿了南京政府的假和平、真喘息的伪面具,并且为国共两党的和谈提出了谈判的基础。我们的谈判也必须以声明为基础,使声明中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体现到我们谈判中来。”罗荣桓说:“毛主席的声明非常适时,当前国民党南京政府刮起的所谓‘和平风’甚嚣尘上,它的确迷惑了一部分人的眼睛,使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蒋介石也是要和平的,毛主席的声明一发表,蒋介石的‘和平攻势’不攻自破!”
这次谈判进展顺利,双方最终于16日就北平国民党军队开出城外指定地点进行改编方案、华北“剿总”和部队团以上军官的安排原则、北平国民党军政机构的接收办法等问题初步达成协议。同日,平津前线司令部向邓宝珊面交了林彪、罗荣桓为敦促和平解决北平问题致傅作义的公函。随后,东北野战军参谋处处长苏静随邓宝珊等一道进城。
1月19日,双方代表根据在五里桥签订的协议,逐条具体化,并将协议正文增补为18条,附件4条,共22条,报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修改后,作为正式协议。21日,由东北野战军前线司令部代表苏静和傅作义的代表王克俊、崔载之分别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上签字。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上签字,并发表广播讲话,正式对外公布了北平和平解放实施协议的条文。1月31日,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不仅使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免遭战祸,完好保存了历史文物古迹,也为新中国首都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基础,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创造了一个光辉范例——“北平方式”。一个不足百户、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五里桥村也因此被载入史册。